【环球时报记者 倪浩 环球时报驻韩国、德国特约记者 丁玲 青木】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11月28日开幕以来,持续引发多方热议。在五大产业链展区之一的智能汽车链展区,中外企业亮出令人目不暇接的核心原材料和关键元器件。从轮胎生产、锂矿开采到整车制造,约90家智能汽车供应链相关企业涵盖了新能源汽车制造的各个环节。德国媒体认为,完整的产业链将帮助中国今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和智能驾驶领域,中国制造商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韩国《首尔经济》11月30日报道称,面对部分国家提出的脱钩断链、“去风险”等试图将中国主要产业从世界供应链中排挤出去的企图,中国举办“链博会”意在强调与外国企业的合作,并提高本国企业的竞争力。
“这是一种颠覆式的新现象”
在链博会智能汽车链展区内,从核心原材料和关键元器件到电池、电机、电控和智能网联设备,再到纯电动、混合动力、增程式动力等各类车型的整车产品,各种展品覆盖新能源汽车产业全生命周期,中国铝业、赣锋锂业、宁德时代、宁波杉杉、浙江吉利等参展企业集中诠释了中国新能源汽车整体实力。
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张少刚11月29日在链博会期间举行的一场论坛上表示,中国汽车产业已拥有从需求侧到供给侧的全产业链基础,在新能源、电池技术、智能化水平等领域优势突出,并推动中国市场从单一的汽车消费大国,向汽车技术合作大国转变。
杉杉股份董事长郑驹在展台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全球领先除了企业在研发和技术储备上的领先外,还是整个产业链条协同发力的结果。
东风汽车展出了被称为“中国悍马”的猛士917电动越野车,展区工程师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全球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中,中国长期扮演追随者角色,但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全球汽车工业的格局已经被改写。他说,“一开始中国一直作为全球汽车跨国企业的代工厂存在,但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国际巨头们开始主动到中国来寻求合作,这是之前从来没有过的现象。”
沃尔沃展区的负责人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曾赴欧洲与国外同行进行交流,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和领先已经成为全球的普遍认知。这位工作人员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和理念都很超前,国外同行认为中国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已成为全球的领先者。原来中国向国外学习,但现在很多外国车企则是经常到中国来取经,这是一种颠覆性的新现象。”
中国汽车产业链优势如何炼成?
杭州时代电动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台上摆放着多款全球首发电驱动桥系统,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这些产品已远销欧美。展区负责人邵万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单就一款产品来说,就需要上百家企业分工协作生产,少一个企业、一个零部件都无法完成。
记者了解到,这些外围配套工厂多分布在长三角,最远的在东北地区。邵万江向记者分析,新能源汽车上任何一个零部件的背后都涉及一条复杂的生产链条,庞大的汽车产业有着数不清的生产链条,这样的生产体系目前只有在中国才具有,这也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能够拥有独到优势重要原因。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非常庞大,集上中下游所涉及的原材料生产、微电子工艺、新能源电池、汽车制造、软件与人工智能以及移动通信服务等诸多领域。郑驹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链条已非常齐备,除了上游原材料需要大量进口外,基本上实现了闭环生产。
《环球时报》记者在展区采访时感受到,对新技术的敏感和追逐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能够迅速成长并保持优势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进行前瞻性、颠覆性技术的研发是每个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战略重心。在链博会展区,宁德时代展示了今年全新发布的可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的神行超充电池,杉杉股份展示了代替石墨的硅基负极产品。
在链博会期间举行的全球供应链创新发展论坛上,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表示,近年来,中国新能源的三电技术、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等领域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绩。但溯源到产业链的上游,特别是高性能、高安全的芯片,包括动力域、底盘域的控制等等,与全球先进的水平还应该有一些差距,需要不断地融合创新。
专注于非洲信息流的Scoopernews网站称,随着中国电动车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不少国外汽车厂商纷纷参展,了解先进的新能源汽车技术,深化与中国同行的合作。中国企业出海,外国企业赴华,本届链博会上,中外企业“双向奔赴”驱动着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的不断发展。
“韩国电动车企业在链博会寻找合作机会。”《首尔经济》报道称,韩国电动车供应链企业Egtronics的首席执行官康赞浩接受采访时表现出在中国寻找商机的强烈愿望。他表示参加此次链博会就是为了进入中国市场,不仅想对中国出口商品,也想从中国进口可靠、低成本的零部件。
“与德国和日本相比,中国虽然是汽车工业的后来者,但在电动车领域却处于快速增长的前沿。”康赞浩还表示,中国在电动车领域发展迅猛,产业规模大,出口量全球最多,基础设施完善。中国不但在强化以本国为中心的电动车供应链,也不排除与外国企业的合作,公司正准备与中国企业合作共同研发生产电动汽车零部件。
东风汽车一位工程师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在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上“包揽天下”,虽然中国新能源汽车整体优势比较明显,但是在上游原材料以及一些核心部件和控制系统上,外国企业也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中外产业链条必须紧密合作。汽车工业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欧洲一些龙头企业对市场的响应速度非常快。
来自卢森堡的埃意电子是汽车传感器领域的“隐形冠军”,已在中国设厂18年之久。公司市场开发经理张梁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廊坊的埃意电子生产车间里摆放着很多来自欧洲的生产设备,而原材料是在中国采购。他表示:“埃意电子的产业环节充分彰显中外产业链的合作,作为一个重资产公司,既然来到了中国就不会再搬走。” 【编辑:刘欢】
中新网香港12月2日电 日前北京市密云区政府代表团赴港开展考察和项目签约活动。其间密云区与香港中华进出口商会以及多个集团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合作项目涉及多个领域。
北京市密云区政府代表团赴港开展学习考察和项目签约等活动。受访单位供图
11月28日至12月1日,北京市密云区委副书记、区长马新明带领的密云区政府代表团走访了香港重点目标企业、知名商会、科技园区,围绕生命健康、科技创新、高端商业综合体建设等领域,开展学习考察、专题推介、投资洽谈、项目签约等活动。
据悉,代表团先后参加以“京港携手合作共赢”为主题的展示与投资咨询洽谈活动和京港生命健康产业对话暨京港生物医药创新项目投资洽谈会,全面推介了密云区产业政策、营商环境、空间承载等方面发展优势和投资机遇。
其间密云区与香港中华进出口商会、香港裕峻集团签署委托招商协议,建立长期驻港招商平台;授权京泰集团、香港奥莱投资集团作为密云区在香港的招商代表处;与香港冠腾国际有限公司、奥特莱斯资产管理集团签署合作协议,涉及综合能源贸易、新康旅产业升级、产业基金投资等多个领域。
北京市密云区委副书记、区长马新明介绍密云区发展情况。受访单位 供图
在11月30日举行的京港生命健康产业对话暨京港生物医药创新项目投资洽谈会上,马新明在推介环节中介绍,密云区历史悠久,山川秀丽,钟灵毓秀,物华天宝,是首都重要的水源保护地和生态涵养区。
马新明表示,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密云区正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和生命健康战略发展带,制定了《关于加快推动生命健康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发展全周期、全链条的“大健康”产业,具备好环境、好条件、好空间、好政策、好服务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当前密云区的生态优势正加快转化为发展优势,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欢迎企业家们到密云区投资发展。(完)
联系人:天天中彩票购彩大厅
手机:13315480958
电话:0312-39810284
邮箱:39810284@citiz.com
地址: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李庄乡